消化内科是我国西北地区最早独立建制开展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的专业科室,也是西北地区首批消化病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50多年来,消化内科先后有孟毅、陈思训、段仲璧、吴克利、吴玉娥、刘大巍等一批国内著名的专家教授以精湛医术、崇高医德和无私奉献精神致力于消化疾病防治的临床研究,开创了西北地区许多消化疾病诊治的新医疗、新技术,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盛誉。秉承着“传、帮、带”的优良传统,现在,一批勇于创新实践、临床经验丰富、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国外留学背景的新一代业务骨干已经脱颖而出,发挥着各自的杰出才华,展现出消化内科勃勃生机的崭新风貌。
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协作、拼搏,消化内科已经成为医疗技术精湛,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劲的专业团队。科室拥有职工55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5人曾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研修。5人担任国家级学术机构委员,多人担任省学术机构副主委、常委和学术期刊的编委、特约审稿人等社会职务。目前,科室编制床位96张,分A、B两个医疗单元和一个内镜中心,拥有国际先进的电子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放大内镜、胶囊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及氩离子凝固术(APC)等各种内镜下诊治设备。年门诊量44000人次,年收治患者3000人次,进行内镜下诊治约20000人次。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中,既注重对传统经典治疗方法的传承,又注重对国内外先进治疗方法和理念的学习和创新,近年来累积开展新医疗新技术20余项。在临床诊治中,既注重治疗方案的规范化,又注重针对不同患者治疗方案的个体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西北地区享有很高声誉。目前,消化内科已在慢性肝病的防治、血管内介入治疗、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慢性胃肠疾病和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和鲜明的诊疗特色。
慢性肝病的诊治一直是科室突出的学科特色。科室每年收治大量的慢性肝病患者,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酒精性肝病、各种脂肪肝、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癌、肝功能衰竭等,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疗水平处于西北地区领先地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尤其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防治,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药物治疗方法。有10余项肝纤维化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荣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奖4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治疗难点,临床中患者往往病情凶险,花费数额巨大,病死率很高。消化内科目前已形成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全方位、多方法的综合治疗体系,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在此领域突出的治疗效果,受到患者的广泛赞誉,共收到数十面锦旗及匾额。“消化道出血零死亡率”一直是消化内科多年来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科室另一大治疗特色。1994年,科室在全国消化界率先开展了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及布-加氏综合征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至今完成TIPS(包括外科断流术后、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等特殊病例的TIPS治疗)手术例数已达600余例,其中手术年龄最大患者82岁,术后存活时间最长达17年,稳居西北地区省部级医院首位,在全国消化内科界也名列前茅。在此方面的突出成绩曾荣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奖、陕西省青年科技奖等多项荣誉。高难度布-加氏综合征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也已达60余例。科室还开展了多种消化道肿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如肝癌、胰腺癌、贲门癌及胃癌等血管内化疗药物灌注和栓塞术,至今已累计完成1000例;还开展了消化道肿瘤介入血管造影诊断、门静脉血栓的介入溶栓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断及栓塞止血治疗、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经皮肝内胆汁引流术和胆道支架放置术等介入手术。
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也是科室的一大主要优势方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科室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了内镜下食道狭窄扩张术,从此开启了内镜诊治的黄金时代。开展的内镜下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术,至今已累计手术千余例,其中手术年龄最大患者89岁。多项内镜下诊疗技术保持着西北地区开展最早、治疗患者病例数最多的记录,目前已成为西北地区消化系统疾病内镜下诊断、会诊和治疗的中心之一。目前,消化内镜中心拥有国际一流的各种内镜下诊治设备,还拥有先进的内镜清洗消毒系统,除常规的内镜检查治疗室外,还设有独立的胶囊内镜检查室、无痛胃肠镜恢复室等。除常规开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下胆道切开取石及胆道内支架放置术;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术及粘堵治疗;食道、结肠良恶性狭窄扩张术及支架放置术;贲门失弛缓症的球囊扩张术及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术;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消化道息肉电凝切及APC治疗术;消化道巨大息肉的尼龙绳套扎治疗;胃柿石的激光及机械碎石治疗;内镜下消化道肿瘤淋巴化疗;经胃镜胃、肠造瘘术等;近年来还开展了很多内镜下诊疗新技术。无痛胃肠镜的诊治技术让患者不再为胃肠镜检查的痛苦而苦恼,在完全无痛的状态下轻轻松松地完成胃肠镜检查。而智能胶囊内镜和小肠镜则克服了传统消化道检查的盲区,使小肠疾病不再难以确诊。科室开展的超声内镜、染色内镜及放大内镜技术,以及窄带成像技术(NBI)功能内镜,明显提高了胃肠道早期癌诊断的准确性和阳性率,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更为早期癌患者的安全微创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科室已成功举办了多次陕西省内镜培训班,指导多家市、县级医院开展内镜新技术,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培养出大量消化内镜专业技术人才。
慢性胃肠疾病和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是科室的又一大诊疗特色。消化内科对酸相关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结核性腹膜炎等有独特的诊治方法和研究体系。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胃癌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方面颇有建树。中西医结合防治胃肠疾病也是特色治疗之一。慢性胃肠疾病方面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曾多次荣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奖,研究者多次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跨世纪科技人才等多项荣誉。在胃癌、结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有多项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等国家级科研基金资助,发表SCI收录论文多篇,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依托科室强大的内镜及介入技术优势,不但在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上积累了很多经验,在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中也形成了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等综合治疗的优势,治疗手段多样,可为患者“量身定制”最为合理有效的个体化方案。
消化内科科研实力强劲,师资力量雄厚。迄今承担开展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奖6项及多项厅局级科技奖。近五年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主编参编各种专著20余部,多人受邀担任国内外专业期刊、杂志的编委。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消化内科是国内最早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迄今已培养本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数十名,遍布祖国各地。科室多名教师在各级授课比赛中多次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多人荣获各级优秀教师的荣誉,1人荣获王宽城育才奖。科室主持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取得各级教学成果多项。参编教材多部,发表教学论文数十篇。
消化内科心系患者,主动为患者排忧解难,努力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用真诚的微笑和专业的护理,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科室不但向社会公布联系电话,方便患者咨询就诊,还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多次开展公益活动,设立热线电话,为患者答疑解惑,进行各种健康教育。无论是非典肆虐,还是甲流疫情,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卫生支农,在工作的最前线,总是活跃着消化内科人无私奉献的身影。消化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定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精湛的技术,更加专业的服务,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2月9日
星期日
2月10日
星期一
2月13日
星期四
2月14日
星期五
2月15日
星期六
2月11日
星期二
2月12日
星期三
2月13日
星期四
2月14日
星期五
2月15日
星期六
2月9日
星期日
2月10日
星期一
2月11日
星期二
2月12日
星期三
2月9日
星期日
2月10日
星期一
2月13日
星期四
2月14日
星期五
2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