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肝胆胰外科专科,西北地区首批临床博士学位授予点,为陕西省优势医疗专科,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专家队伍庞大,技术精湛。在西北地区乃至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的声誉。现有工作人员108名,其中医生33名(教授8名,副教授7名,主治医师2名,博士生导师5人,医学博士26人),护士72名,医技2人,行政1人。病区拥有床位162张。肝胆外科年收治病员超过3000人次,完成手术3000余例次。
肝胆外科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肝胆胰专科,整体医疗水平居西北地区领先,国内先进地位。拥有数字化整体手术室、纤维胆道镜、母子镜、纤维十二指肠镜、术中超声、术中造影电视监视系统、射频消融治疗仪、CUSA、立扎速肝功能检测仪(肝功尺)等先进设备,能够满足肝胆胰脾疾病各种诊疗工作的需求。在肝脏肿瘤,复杂胆道疾患,胰腺肿瘤及重症胰腺炎,门脉高压症等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肝脏移植、胰十二指肠切除、解剖性肝三叶切除术、胆管损伤修复、损伤后胆管狭窄的整复、高位胆管成形手术、高位胆管癌根治联合半肝切除等高难度手术均已成为常规手术。
肝胆外科在全国较早开展了“无血肝切除手术”、“脾肾分流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等技术;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国内较早启动了肝移植的基础研究,胆石成因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肝癌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的临床基础研究等。最早在国内开展门脉高压症的冠状静脉栓塞断流术以及肝动脉、门静脉一次双栓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最早在西北开展成人肝移植技术。在西北地区较早引进了胆道镜、十二指肠镜、PTC/PTBD、射频消融等微创技术;开展了西北地区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93年,肝脏外科研究室成立,从此临床、科研、教学并举,科室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为陕西省医学会普外分会、腔镜外科学会主委单位,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承担教育部及卫生部项目5项;陕西省科研项目等资助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合作);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0 项。
微创技术是一项应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等设备来治疗疾病的新方法。肝胆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充分带动了西部地区微创技术的整体发展。肝胆外科为国内较早引进电视腹腔镜的单位之一,我院腔镜中心挂靠肝胆外科,肝胆外科自1987年开始应用纤维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镜完成胆胰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至今已20余年。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创新,肝胆外科在该领域的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达到西北领先水平,尤其以外科为专业平台的软镜治疗以及和电视腹腔镜的软硬镜联合应用更彰显特色。腔镜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化腹腔镜设备4套,手术器械达10套之多,拥有4间现代化微创手术室,同时配备有超声刀、结扎束、胆道镜、胆道碎石机等设备。肝胆外科年均进行腹腔镜手术700余例。目前已开展各种腔镜手术数千例,如:腹腔镜肝部分切除、脾脏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肝囊肿开窗引流等。专病专治、规范操作、手术安全、并发症少、手术难度高、手术种类多是肝胆外科的特色。与西部地区各级医院协作普及、培养微创外科人才百余人。肝胆外科腔镜技术在手术适应症的拓展,手术质量及医疗安全,行业规范等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2007年经内镜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审批为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肝胆外科刘青光教授为基地项目负责人。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治疗最为有效地手段。肝胆外科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即开展了肝移植的相关基础研究,其中“胎肝肝移植临床及基础研究”获卫生部专项基金资助。2000年开展了西北首例尸体供肝肝移植手术,患者至今健康生活,同时多年来这个研究团队在相关的肝移植治疗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创新,成功实施国内第三例双供肝成人活体肝移植手术,“肝脏移植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截止2010年4月,已经成功实施了200余例肝移植手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肝移植手术已经成为肝胆外科常规手术之一,最长存活已超过八年。其中双供肝活体肝移植、低温灌注下半离体肝脏病变切除自体肝移植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同时注重肝移植术后随访,2001年即建立肝移植术后患者随访系统,2004年成立肝移植受者俱乐部——扬帆社,为肝移植受者与医院之间、受者之间搭建相互交流平台。目前肝移植手术开展的数量、质量均在西北地区居领先地位。
2004年肝胆外科引进了LDRF-1205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仪(射频技术聚能刀),采取旋转式极束电极,并首创双极疗法。近年来多共收治肝癌、肝血管瘤、胰腺癌、腹腔内实体瘤患者1000余例,取得较好的疗效。为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治疗方法。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部级大型综合性医院,承担着为西部乃至全国培养医学人才的艰巨任务,肝胆外科每年承担70余名本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和20名进修生的培训、教学任务。科室现已培养博士、硕士百余人,现在就读博士43人,硕士40人。数十年来,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输送了大量的临床、科研型专业人才,目前肝胆外科培养的学生遍及国内外,很多已经成为当地医院的院长、主任、技术骨干,在地区取得不菲的成绩。肝胆外科为培养肝胆胰外科人才、发展西北地区肝胆胰外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肝胆外科的多位专家还参加了卫生部“十一五”规化教材《外科学》内容的编写工作。(其中潘承恩教授参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教材;刘青光教授参编全国药学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外科学》;刘昌教授参编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外科学》)。马清涌教授负责编写的《Surgery》教材已经作为了西北地区留学生培养的标准教材。肝胆外科多次被评为优秀带教单元,获6项教学改革项目资助,完成卫生部视听教材6部。有卫生部先进教师1人,西安交通大学教学名师1人。
“服务社会,服务病患”是肝胆外科立科之本。2002年肝胆外科获卫生部、共青团中央“青年文明号”称号;2006年在华商报开展的医疗行业调查中获“百万读者心目中的知名学科”称号。多人次获全国及陕西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称号,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全国救灾防病“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白求恩精神奖先进个人”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标兵1人,全国“省级综合性医院优秀医生”1人,卫生部“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1人,卫生部“先进教师”1人,中国医师协会首届“中国医师奖”1人,“恩德思”国际内镜奖-普通外科奖1人,陕西省省委“优秀共产党员”1人,陕西省“五四青年奖章”1人,陕西省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标兵1人,陕西省“青年突击手”1人,陕西省“青年岗位能手”1人,陕西省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3人,陕西省“干部保健工作先进者”1人,陕西省“护士岗位技能竞赛”个人奖1人,西安市“青年突击手”1人,多人被评为院“青年岗位能手”。
肝胆外科护理单元多次被评为省级及校级“优秀护理单元”,院级“整体护理示范单元”,肝胆外科先后多次被评为院、校及陕西省“青年文明号”,党团支部均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 “优秀团支部”,共青团西安交通大学“团支部标兵”等称号。
作为始终站在拯救与修补生命最前沿的医者,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医护人员,几十年如一日,秉承仁爱之心,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陕西、西部乃至全国数以万计的患者解除病痛,带去重生的希望。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2月9日
星期日
2月10日
星期一
2月11日
星期二
2月12日
星期三
2月11日
星期二
2月12日
星期三
2月13日
星期四
2月14日
星期五
2月15日
星期六
2月9日
星期日
2月10日
星期一
2月13日
星期四
2月14日
星期五
2月15日
星期六
2月9日
星期日
2月10日
星期一
2月13日
星期四
2月14日
星期五
2月15日
星期六